以前,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宣传优良家风的短片,真到介绍自己家的家风时,我却一脸茫然,于是求助母亲,母亲思索片刻后缓缓吐出两个字:“读书”。
随着母亲的回忆,有关读书的点滴记忆逐渐连在了一起。
我喜欢阅读,大概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。母亲是一名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,性格内向、不善言谈,却极爱阅读。但她从不逼迫我读书,而是用实际行动将我带入文字的世界。她不会以“书中自有颜如玉,书中自有黄金屋”来引导我阅读,也不会说“阅读可以增长知识”之类的大道理,我却在母亲营造的良好氛围中爱上了阅读,让书香陪伴成长。
从小父母就引导我读书,到现在,三本已经残破不堪的《睡前故事365》仍放在我家书橱的一角。儿时每晚睡觉前,母亲便捧着书来到我的小床前,一字字、一篇篇地为我朗读。我从一开始的不听不闻甚至厌烦,慢慢变得好奇,直到再后来央求母亲多读一篇。阅读的种子在我的心底种下,渐渐地生根发芽。
待我稍长大些,母亲便根据我的年龄订阅不同的书刊。从《幼儿画报》到《儿童文学》《故事会》,再到中学时期的《读者》《青年文摘》,每一本好像都是为我量身定做的。每当新书买来,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抢来,一头钻进自己的小房间,痴迷般地开始一篇篇阅读。
阅读时的习惯也在悄悄变化着,从画出精彩的句子,到写一些简短批注,偶尔来了兴致,挥笔写下些许心得。现在翻出这些尘封许久、看来十分幼稚的文字,仍不禁感慨万千。我也渐渐明白,文字是最好的老师,也是最好的朋友。
慢慢地,我阅读的方向从小文章转向了“大部头”,“四大名著”自然是首选,一度成为我们全家共读的书目。忘不了,周末的晚上,全家人一起认真地阅读,偶尔有精彩的段落,便读出声;忘不了,明亮的灯光下,沙沙的翻书声,一家人汲取着书中的营养,隐约会嗅到一阵清香,或许就是古人所说的“书卷气”吧。
现在,工作虽然繁忙,但工作之余,我总会分出一段时间留给阅读。即使是最烦躁的时候,抚摸着书本,我也能感到片刻安心,每当看到优美的诗词歌赋、散文句段都会摘抄在笔记本上,空闲时反复阅读,天长日久,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。
阅读,让家弥漫着书香,散发着墨香。父母努力为我营造了这样的好家风,我也会让这样的家风世代传承。
(杨 甜 作者单位:秦皇岛市抚宁区留守营学区赵庄小学)